理学院
首页|学院概况|师资力量|党建工作|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学生竞赛|English
 
  研究生工作
 研究生工作 
 研究生培养 
 导师介绍 
 管理文件 
 数学系研究生导师 
 物理系研究生导师 
 
  导师介绍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导师介绍
2017-10-19 10:27  

姜伟,女,1965年生,辽宁籍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东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磁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同年作为人才引进沈阳工业大学,受聘教授。2003年曾到访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意大利),2004-2008年期间先后四次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和机械系等科研机构访问。现为凝聚态物理学科带头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创新团队“低维磁性材料与磁技术应用”负责人,省物理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研究工作,精通低维材料,如:纳米粒子、纳米线、纳米管、薄膜等磁电微观理论研究,尤其近年来从事当前最有前途的科研热点、获诺贝尔奖的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相关的物理性质研究。已经发表SCI论文70多篇,其中有2篇论文为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大于6。主持“纳米复合多铁性薄膜磁电耦合效应和磁电特性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博导基金、“分子基磁性材料研究”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及“新型磁电存储器用多铁性复合薄膜”辽宁省科技厅基金、“非挥发性新型存储器用铁电薄膜材料研究”沈阳市科技局项目等各类基金10余项,获发明专利1项。Phys. Letts. A、 Sol. Stat. Commun、JMMM、Superlattice and Microstructures等若干SCI期刊的审稿人。目前培养博士8名、硕士7名,已培养毕业博士4名、硕士16名。

Ø 联系方式

邮箱:961463024@qq.com或者weijiang@sut.edu.cn

电话:13840076827

Ø 主要研究方向:

(a) 第一性原理研究新型功能材料电子结构及磁光力学性能

(b) 先进低维碳材料的量子效应及磁性研究

(c)低维磁性材料相变及物理性质研究

Ø 近三年指导研究生情况:

近三年毕业6名硕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生。

2017年在读7名硕士和8名博士。

Ø 对生源要求

喜欢科学研究,工作勤奋,具有团队精神。

Ø 硕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凝聚态物理(人数不限),注意必须是参加理科考试,成绩过了国家线。

Ø 博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主要是功能材料方向。

欢迎有志于科研工作的青年才俊报考我的研究生,加盟我的研究团队。

Ø 代表性科研文章

1. Wei Jiang*, Ya-Ning Wang, An-Bang Guo, Ying-Ying Yang, Kai-Le Shi,Magnetization plateaus and the susceptibilities of a nano-graphene sandwich-like structure, Carbon 110 (2016) 41-47

2. Jiu-Ming Wang, Wei Jiang*, Chen-Long Zhou, Zuo Shi, Chuang Wu,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 nanoribbon: An effective-field theory, Su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s 102 (2017) 359-372

3. An-Bang Guo, Wei Jiang*, Na Zhang, Quantum effects on a graphene-like material with four-sublattice, Physica A 490 (2018) 1138–1149



李志杰导师简介

李志杰,男,1963年生,辽宁沈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获四川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在复旦大学进修,1995年获辽宁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到金属所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度获机械工业部第四届青年教书育人奖、1997年获沈阳市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获沈阳市教科优秀党员称号。现任理学院物理系主任,兼任辽宁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磁性材料和发光材料物理性能与微观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开发。主持和参加的科研成果有21项,获得专利13项和沈阳市奖励1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金属超微粉生成炉”、以得到市场的认可;“稀土过渡金属合金超微颗粒的结构和磁性研究”得到了应用。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2篇,其中27篇被SCI和EI收录。

联系方式

邮箱:zjli@imr.ac.cn

电话:024-25497102;13130250063

固定研究地点、办公地点:理学院509

主要研究方向:

1)从事钕铁錋、铁氧体等磁性材料的制备、物理性能、微观结构与应用开发;

2)发光材料的制备、物理性能、微观结构与应用开发;

3)纳米材料的制备、设备与应用开发。

近三年指导研究生情况:

2017年毕业2名硕士研究生。

2017年在读7名硕士和1名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

对生源要求

研究生的能力、基础和英语水平都是可以逐步提高的。我主要要求研究生对研究的态度就是真正喜欢科学及工程研究,工作勤奋,能吃苦。

硕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凝聚态物理(人数不限)、材料物理与化学(人数不限),成绩过了对应的国家线。

博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主要是功能材料方向。

欢迎有志于科研工作的青年人报考我的研究生,加盟我的研究团队。

代表性科研文章:

1)Zhi-jie Li, Xiao-er Wang, Jia-yang Li, Jia Li, Hong-zhi Wang. Effects of Mg nanopowders intergranular addition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intered Nd-Fe-B.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2017.

2)Zhi-Jie Li.Gui-Mei Shi•Qian Zhao. Improved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core-shell type Ni@SiC nanocomposite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Electronics.2017.

3)Zhi-jieLi, Yu-fengZhang, XiaoWu, Chu-yangQin, Gui-meiShi.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SrAl2O4:Eu2+,Dy3+nanowires.Physics letters A.2017.



史桂梅,女,1964年6月生人,吉林长春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同年7月在沈阳工业大学物理系任教。2004年底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获材料学博士学位。 期间2003年7月至2004年10月在韩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忠南纳米材料研究中心高级访问一年,2006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磁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自2001年起从事纳米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企业合作项目3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子项目3项。作为子方向负责人在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被评为沈阳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近年来培养的研究生多人获国家奖学金和沈阳工业大学学术之星称号。研究兴趣主要在纳米吸波材料(隐身材料在军工和民用方面)和环保材料(磁性光催化剂和电催化及催化还原)以及设计新材料和材料改性(材料掺杂、复合化)。已经发表SCI/EI论文30多篇,是国际著名SCI期刊《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国内重要EI期刊《材料研究学报》等特约审稿人。

联系方式

邮箱:gmshi@imr.ac.cn 或者gmshi@sut.edu.cn

电话:0086  13898829361

主要研究方向:

(a) 纳米吸波材料的制备、机理与性能研究

(b) 多功能磁性纳米催化剂的研究

近三年指导研究生情况:

2017年毕业2名硕士研究生。

2017年在读7名硕士和1名博士。

对生源要求

真正喜欢科学研究,工作勤奋,能吃苦,物理专业和化学专业学生均可。

硕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凝聚态物理(人数不限)、无线电物理(人数不限)、磁性材料(人数不限),注意必须是参加理科考试,成绩过了国家线。

博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主要是功能材料方向。

欢迎有志于科研工作的青年才俊报考我的研究生,加盟我的研究团队。

代表性科研文章

1. Gui-Mei Shi* (史桂梅), Bin Zhang,a Xin-Xin Xu and Yan-Hong Fu,Graphene oxide coated coordination polymer nanobelt composite material: a new type of visible light active and 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st forCr(VI) reduction,Dalton Transactions, 2015,44, 11155–11164

2. Gui-Mei Shi*(史桂梅), Yun-Feng Li, Lin Ai, Fa-Nian Shi, Two step synthesis and enhanced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polycrystalline BaTiO3 coated Ni nanocomposit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6, 680, 735-743.

3. Guimei Shi*(史桂梅), Bin Zhang, Xiaolei Wang, Yanhong Fu, Enhanced microwave   properties of core-double shell type Fe@C@BaTiO3 nanocapsul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6,655, 130-137.



邱荣科,女,1963年生,山东籍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初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去意大利国际物理中心做学术访问;2003年至200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做Research fellow.2008年于沈阳工业大学受聘教授。主要科研方向是低维磁性材料的磁性质和微波特性。对低维磁性薄膜、多层薄膜和多层超晶格系统的对称性、自旋波能谱、自旋波能隙和微波吸收性质的研究。承担研究生2门课程;已指导硕士研究生11人,其中7人已毕业获得学位。主持并结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先后发表在英国期刊J. Phys.D: Apply. Phys., J. Phys.: Condens. Matter 、荷兰期刊J. Magn. Magn. Mater.和德国期刊Phys. Stat. Sol. (b) 等期刊的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5篇,影响因子超过2的论文7篇。

联系方式

邮箱:rkqiu@163.com  电话:13591494026

主要研究方向:

(a)低维磁性材料的磁性质和微波特性。

(b)纳米尺寸结构的磁性材料的自旋波性质

近三年指导研究生情况:

2017年指导3名硕士研究生;2016年指导3名硕士研究生;2015年指导3名硕士研究生

对生源要求

有一些物理理论基础和喜欢编程计算的学生

硕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凝聚态物理,2人

欢迎有志于科研工作的青年才俊报考我的研究生。

代表性科研文章

1.Rong-ke Qiu*, Wei Cai, Effect of antiferromagnetic interfacial coupling on spin-wav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multi-layer film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2017,436,68-76

2. R.K. Qiu*, F.F. Guo, Z.D. Zhang,Green’s function theory of ferromagnetic resonance in magnetic

superlattices with damping,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2016,399,228-235

3. Rong-ke Qiu*, Feng-jiao Ma, Zhi-dong Zhang,Spin-wave resonance frequency in a multi-layer film,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2015,394,454-462.


杨玉东,男,1964年生,辽宁新民籍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底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直接获得博士学位。于2005.6年到沈阳药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生物医用纳米新材料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工作,尤其精通于生物新材料及相关的物理性质(光电磁等)研究。目前在培养二名硕士,以及带领本科大创科研工作。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在研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横向科研进款达300多万。已经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论文10多篇。是化工进展等若干重要期刊的审稿人,是辽宁省首届纳米学会理事,辽宁省医疗器械评审委员会激光类评审专家。

联系方式

邮箱:songzx07@163.com 或者

电话:0086  18904045333

主要研究方向:

(a) 金纳米材料的制备及作为医用成像造影剂的光谱研究

(b)材料的激光沉积镀膜及理化性能研究

对生源要求

研究生的能力、基础和英语水平都是可以逐步提高的。我主要要求研究生对研究的态度就是真正喜欢科学研究,工作勤奋,能吃苦。

硕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1人

博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主要是功能材料方向。

欢迎有志于科研工作的青年才俊报考我的研究生,加盟我的研究团队。

代表性科研文章

1.杨玉东,徐菁华,杨林梅.爆轰纳米金刚石在水性介质中单分散性能,新型炭材料,2015,30,181-185(SCI收录)

2.杨玉东.单金纳米棒远场散射光谱技术,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12(36):3825-3829,(SCI收录)

3.杨玉东,杨林梅,刘公召,李冬至,徐菁华.基于金纳米粒子的光谱分析法进行单细胞探测,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7,5(36):3825-3829,(SCI收录)



权善玉,女,1965年生,辽宁人。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01年--2008年期间主要从事无机、有机电致发光机理、光电子材料性能和发光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电子聚合物场致复合发光中激发态产生及弛豫的研究”, 科技部 “973”计划子课题 “新型场致发射平板显示和微显示的基础研究—新概念探索研究”.重点对电致发光中载流子的注入、传输以及电导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新型光催化剂的开发及光催化处理环境污染物的研究,先后在《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Luminescence,》、《Physics Letters A》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15篇。

联系方式

   邮箱:shyquan@126.com

  电话:0086  18640312637

主要研究方向:

    1、光催化机理的研究与新型高效光催化剂的研制;

    2、光催化技术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3、光催化功能材料的研究;

近三年指导研究生情况:

     每年指导1名研究生

对生源要求

研究生应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勤思考,勤动手,勤交流。

硕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应用化学(1人)、凝聚态物理(1人)。

代表性科研文章

1. Shanyu Quan *, Linmei Yang , Cong Liu and Xudong Zhang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ZnO thin film preparation using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s. 663-665 (2011)    pp 377-380


2. ShanYu Quan*, Linmei Yang, Feng Teng, Zheng Xu, Yongsheng Wang

Heterojunction effect on the charge injection and transport

Physica B: Condensed Matter  Vol 405 (2010) 469–471


3. ShanYu Quan *, Ming Tian, Lin Mei Yang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ructured ZnO Thin Films Deposited by Sol-Gel Spin Coating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79-82. 2009,Page:703-706



王威,男,1978年生,辽阳籍人。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2002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体测量与天体动力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6月到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任教,2013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并获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沈阳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长期从事磁性材料的磁化特性和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已培养1名硕士和在读研究生1名,以及指导本科生开展大创科研工作。目前在研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辽宁省博士启动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一般项目1项。研究兴趣主要在磁性纳米材料(分子基磁性材料、纳米线、石墨烯和纳米带)和磁性薄膜以及超晶格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微观磁化机理的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现已在《Carbon》、《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ed Physics》、《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Su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s》、《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physica status solidi (b)》、《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检索论文15篇。其中JCR一区2篇、二区10篇,有1篇论文的影响因子大于6。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是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Su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s、Physica B等SCI期刊的审稿人,是辽宁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联系方式

邮箱:ww9803@126.com

电话:0086  13998204589

主要研究方向:

(a) 低维磁性材料微观磁化机理的研究。

(b) 磁性薄膜和超晶格材料的物性研究。

近三年指导研究生情况:

2017年毕业1名硕士研究生。

2017年在读1名硕士。

对生源要求

喜欢探究物理学知识、勤奋上进、踏实肯干、有做事的恒心和毅力。

硕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凝聚态物理(名额不限)

代表性科研文章

1. Wei Wang*,Qi Li,Dan Lv,Rui-jia Liu, Zhou Peng and Sen Yang, Monte Carlo study of magnetization plateaus in a zigzag graphene nanoribbon structure, Carbon, 2017, 120, 313-325.

2. Wei Wang*, Bi-jiang Li and Dan Lv,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 mixed spin-2 and spin-5/2 ferrimagnetic Ising system in a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J. Magn. Magn. Mater. 2015, 385, 16-26.

3. Wei Wang*, Wei Jiang, Dan Lv and Fan Zhang, Monte Carlo study of the surface effect on the compensation and critical behaviour in a molecular-based magnetic film AFeIIFeIII(C2O4)3. J. Phys. D: Appl. Phys. 2012, 45, 475002 – 475009.


杨林梅,女,1979年生,山东籍人,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院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部,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任教于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1项,沈阳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培育基金1项,参加省级科研项目3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一直致力于新型无铅微电子封装材料的开发和纳米发光材料的性能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SCI检索的国际期刊上,目前已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在关于无铅焊点几何尺寸对互连界面剪切强度影响的研究工作中,首次提出了剪切强度与焊点几何维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从实验上得到证实,该成果发表在Scripta Materiliag杂志上(SCI 影响因子3.224),该篇论文的引用率达到16次。

联系方式

邮箱:linmeiyang@126.com或者lmyang10b@alum.imr.ac.cn

电话:0086  13889127391

主要研究方向:

(a) 新型无铅电子封装材料的开发

(b) 微电子封装焊点的热疲劳损伤及纳米金属强化研究

(c)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近三年指导研究生情况:

2017年指导毕业1名硕士研究生。

对生源要求

研究生的能力、基础和英语水平都是可以逐步提高的。我主要要求研究生对研究的态度就是真正喜欢科学研究,工作勤奋,能吃苦。

硕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凝聚态物理(人数不限)、材料物理与化学(人数不限),成绩过了国家线。

代表性科研文章

1. Linmei Yang, Z.F. Zhang, Effect of Y2O3 nanoparticles addi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Cu/Sn3.0Ag0.5Cu solder joint.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5, 117: 015308 (SCI 影响因子2.183)

2. Linmei Yang, Z.F. Zhang, Growth behaviors of intermetallics compounds in Cu / Sn3.0Ag0.5Cu solder joints with different cooling rate. 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2015,44:590-596 (SCI 影响因子1.798)

3. Linmei Yang, Z.F. Zhang,Effects of Y2O3 Nanoparticles on Growth Behaviors of Cu6Sn5 Grains in Soldering Reaction. 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2013, 42: 3552-3558 (SCI 影响因子1.798)

4. Linmei Yang, Q.K. Zhang, Z.F. Zhang, Effects of solder dimension on the 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 and fracture behaviors of Cu/Sn–3Cu/Cu joints,  Scripta Materialia, 2012, 67: 637-640 (SCI 影响因子3.224)

5. Yang Linmei, Quan Shanyu, Yang Yudong, and Shi Guimei,Luminescence Properties Related to Defects in Y2O3:Ho3+ Nanocrystal,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12,12: 2700-2702 (SCI 影响因子1.339)

6. Linmei Yang,Shanyu Quan, Yudong Yang, Zhijie Li,WeiWang, Lianquan Guo, Nonlinear blu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n Gd2O3 : Er3+/Yb3+ nanowires,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2009, 149: 1814-1817 (SCI 影响因子1.897)

7. Linmei Yang, Hongwei Song,Lixin Yu, Zhongxin Liu, Shaozhe Lu,Unusual power-dependent and time-dependent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n nanocrystals Y2O3:Ho3+/Yb3+,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2006, 116: 101-106 (SCI 影响因子2.719)



张旭东,男,1979年生,辽宁桓仁籍人。博士、硕士生导师;201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至今,在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长期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物理性质(光学、力学、动力学等)研究。目前在培养二名硕士研究生,以及带领本科大创科研工作。主持省级项目三项,参与973项目一项。研究兴趣主要在先进合金材料的设计及其物理特性的理论预测以及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掺杂改性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在国际期刊已经发表SCI论文20多篇,是《Computational material science》、《Sup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s》及《Material & Design》等国外期刊特邀审稿人。

联系方式

邮箱:vv7879vv@163.com

电话:15840019002

主要研究方向:

(a) 先进合金材料的设计及其物理特性的理论预测

(b)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掺杂改性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近三年指导研究生情况:

2017年在读1名硕士。

对生源要求

主要要求研究生喜欢科学研究、工作勤奋和积极乐观。

代表性科研文章

1. Xudong Zhang*, You Lv, Wei Jiang, Site preference of transition-metal elements additions on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B2 DyCu-based alloys, Materials and Design 133 (2017) 476-486.

2. Xudong Zhang*, Feng Wang, Zhijie Li, Wei Jiang, Phase stability, elastic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Cr2TiAlC2: A newordered layered ternary carbide, Materials Letters 185 (2016) 389-391.

3. Xudong Zhang *, Wei Jiang, Elastic, lattice dynamical, thermal stabilities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BiF3-type Mg3RE compounds from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663 (2016) 565-573.



刘忠菊,男,1982年生,辽宁籍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理论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4月到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5年入围沈阳工业大学青年学术骨干培育计划,2015年成为硕士生导师,2016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承担硕士生专业课一门《量子多体理论》,主要从事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在腔QED系统的量子模拟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全部被SCI收录,并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期刊的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主持辽宁省教育厅计划项目一项,主持沈阳工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一项,参与沈阳市科技项目一项,参与专利一项。

联系方式

邮箱:liuzhongju10@163.com

电话:0086  13079259412

主要研究方向:

(a) 腔QED系统的量子关联和量子相变的理论研究

(b) 拓扑物理的量子模拟

近三年指导研究生情况:

2017年在读2名硕士。

对生源要求

具有较强的理论物理基础和英语读写能力,对科研前沿问题感兴趣者优先,同时要有较强的数学功底。

硕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凝聚态物理(人数不限)

代表性科研文章

1. Zhong Ju Liu, Mott-Insulator-Superfluid Phase Transition with Coupled-Cavity Frequency Conversion  

System,Int. J. Theor. Phys.,doi:10.1007/s10773-017-3552-y.

2. Zhong Ju Liu,Ground-State Quantum Discord in Coupled Cavities,Int. J. Theor. Phys.,2015,54:821-829.

3. Ling Zhou,Zhong Ju Liu,Wei Bin Yan,Qing Xia Mu,Effective Bose-Hubbard interaction with enhanced

nonlinearity in an arrayof coupled cavities,Chinese Physics B,2011,(07):202-208.

4. Z.J. Liu,Collective excitation and photon entanglement in double-Lambda atomic ensemble,Eur. Phys.  

J.D,,2010,57:111-116。12-Membered Ring Pore Openings Synthesized Using Bulky Amides as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s. J. Am. Chem. Soc. 2016, 138, 16232-16235.



马贺,男,1981年生。博士、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物理学会理事、辽宁省纳米技术学会秘书。2003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4月到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任教,2015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材料热力学及性质的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研究。目前主持辽宁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辽宁省科技厅科技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1项和辽宁省教育厅及科技厅科技项目2项,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四篇,被EI检索收录四篇。

联系方式

邮箱:mahe-5@163.com

电话:13516092331

主要研究方向:

先进材料热力学及性质的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研究

近三年指导研究生情况:

对生源要求

真正喜欢科学研究,对计算机及物理理论研究感兴趣的学生。

硕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凝聚态物理(1人)

博士拟招生的二级学科方向及人数:

代表性科研文章

1.马贺, 陈立佳, 郭连权, 冷利, 林琳. Al-Y合金中金属间化合物稳定性及弹性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人工晶体学报, 2014, 43(11): 3022-3026.

2.Ma He, Chen Lijia, Guo Lianquan, Leng Li, Lin Lin.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of Al- Cu-Mg alloy strengthening phase[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5,1096: 109-113.


关闭窗口

高校学院网站  版权所有